志愿者心得_志愿者心得体会2000字大学生


我作为一名志愿者的真实感受!

8月3日,大连新增2例确诊病例。

大连疫情防控最新报道!

这群人在大连街头“洗澡”,却引来全网愤怒的点赞!

(本文作者为大连晚报退休记者李传宝。曾获辽宁省优秀新闻工作者、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、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。)

7月28日,我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。

7月27日晚上接到甘井子区教育局幼儿园的通知,他们要参加28号的核酸检测志愿服务,问我能不能参加?"是的,但是我想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."我强调。我拍过几百个志愿者,这一次,我想做。

7月28日上午,蓝天小区核酸检测点。相关工作人员为志愿者进行了临时培训。穿上防护服,戴上口罩,然后扣好防护口罩,一脸。此时只能看到两只眼睛,隔着一层面具,熟悉的样子难以分辨。如果防护服上不写名字,很难分辨谁是谁。穿上防护服不到5分钟,就开始觉得闷热难受。有人说,穿厚厚的防护服是一种考验,是一种精神和毅力。9时许,地表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,加上厚厚的防护,志愿者们感到呼吸困难。然而,一个接一个,王主任以身作则,组织团队,收集信息,发送采样管,指导和测试,输入终端信息。大家按照分工各司其职,配合医生,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。

中午12点,午饭时间,志愿者开始脱防护服。许多防护服会出汗。有的扭曲着,汗水猛扑下来,头发像刚洗过一样,还能看到热气腾腾。还有一个女人,老师,从她厚厚的面具中流出汗水。再过一个月就要退休的董浑身湿透,脸憋得通红。她报名的时候,领导考虑到她年纪大了,就劝她不要参加。“我是一名党员,所以我应该站在最后一班,为年轻的老师"树立榜样

所有志愿者,问他们累不累?他们的回答是:“我很累,但我能坚持……”

是饭盒,院子里遮阴有限。三分之二的志愿者在阳光下吃午饭,坐在地板上,也许是太累了,在这个时候静静地吃着。

12点50分,又换上了一套防护服,战斗继续。直到当天16时,前来排队的市民全部通过检测后,工作才结束。

一天的志愿者时间虽然不长,但是很特别。我克服了对疫情的恐惧,更重要的是为抗击疫情尽了绵薄之力。

也体会到了战争和疫情所有一线人员的辛苦。这份辛苦并不惊天动地,却因为无私奉献而弥足珍贵。

文/图:李传宝

编辑:叶翔

编辑: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