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心理健康论文(大学生心理成长报告2000字)


【第七届年会论文】心所欲

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长大。写完这句话,我会后悔的,成长之路,只要我能活下去。

到现在为止,我的人生可以分为几个部分:学心理学之前,学心理学之后,从去年到现在。

在学心理学之前,我就像一根稻草漂浮在茫茫大海上。茫茫,是当时的状态。有一段时间,我渴望有一个哲学家和圣人来引领我,指引我,让我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,让我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。然而,哲学家和圣人从未出现。直到2010年接触到心理学,我才恍惚学到了一些东西。

那年我的怪病治好了。生病的原因是为了引起爱人的注意。嗯,是因为我知道原因。心理学很神奇。我深深地爱上了心理学。

接触心理学这么多年,是应该成为一个“资深”人,还是至少有很大的成长?不是。我好像有一个“拒绝长大”的情节。这么多年,我没有读书,没有学习,没有努力上进。

在《美人记》里,我曾经把自己描述成一条在地上爬行的蛆或蚯蚓,既不仰望世界,也不关心世界;我没有注意周围人的存在和感受。有时候我不得不为自己感到难过。随着李玉侠的成长,她“研究”了自己的“病因学”。

我不记得是14年还是15年了。王文忠老师来到阜新。他在蒙古和中国做了一次演讲。我只记得王老师说过,一个人的语言对别人来说就是外语,所以你的学生都是你的实验品。当时没看懂。剩下的我记不清了。我还记得报告结束后,教育学院的一位老师评论了王先生的话,很刻薄。另一位家长也质疑王先生的观点,很激动。我闻到一股浓烈的火药味。

后来,李玉侠老师问我听了王老师的报告后有什么感受。我回答了,但是没听懂。李老师说:“你没发现语言对王老师没有穿透力。”

李老师的话启发了我,但我对语言不“感冒”的话,还需要练习。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,但这很难做到。我还是老是接别人扔的语言,然后让自己难受。但是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,我也有一些感悟和成长。

后来在钱潮上课,只听王老师的课。不是人格崇拜,但我觉得王老师的讲课里总有那么几句话,让我豁然开朗或者如梦方醒。但是我还是不学习。

去年,我参加了移动通信年会。王老师的“你自私,你卑鄙,你无耻”让我醒悟。这句话让我脱胎换骨。这一年我学会了关注别人。眼睛开始“有人”了。

今年出去讲课(公开课)几次。这一年,我听着身边的人“诉苦”,给了他们一些支持。

今年我比较稳定,所以我的班级(我的学生)很稳定。已经第三年了。往年都是不稳定因素的时候。我班上没有。其他班有各种焦虑反应,我班不明显。

这一年,我能够安静地阅读。并希望了解更多。

这一年,我开始了解并练习主动沟通。特别想说,我一岁了。但是搬家要一年,在地球上要一百年。我现在是一个思想开放、冷静、自由的百岁老人,可以为所欲为。

我把《美丽金刚》送给了我的学生。他们都知道如何看待自己,看清自己,都可以从中受益。

我今年长大了。

今天写的不是论文,没有价值。只是希望能拿到动视——年会的门票,让自己多成长一年,从“不自私、不刻薄、不无耻”的状态中进一步提升,成长为像王老师一样有能量、有目标、有“战斗”的圣人和勇士。

谢谢,我终于找到了多年前希望出现的圣人,终于找到了可以引领我的思想。我不再迷茫,不再迷茫。我心里想要的,动起来,我来了。

感谢阅读动态沟通的文章。如果你喜欢动态沟通的文章,欢迎

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